北回归线以北,纬度越往上攀升,
人们对阳光和热度的眷恋就越深。
职业的缘故,我记忆中巴黎夏日的起点,
就是六月下旬的男装周。
伴随着忙碌的工作,汗水从额头密密沁出。
行走在路上的人们,
一夜间从暗沉的颜色中破茧而出,
白色、橙色、粉红、海蓝、嫩黄,
还有条纹、碎花……
被压抑了九个月对色彩的渴望,
在迈入夏季的第一时间得到释放。
过了男装周,无论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喜好,
有一句话被人们一遍遍重复:
“ Tu vas partir un peu cet été ? ”
这个夏天,去哪里?
进入七月,绝大多数的公司、店铺、工厂
会开始3-5周,甚至更长的年假。
于是,城市一点点地清空。
到八月,巴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。
许多传统的法国家庭都有自己的度假居所:
从卢瓦河向南,
一直到令人自豪的蔚蓝海岸,
西北边遥望大西洋,东边接壤德国和瑞士;
茫茫的麦田边缘,幽幽河谷腹地,
起伏延绵的山区,
到地中海南端,散落着或大或小、
或聚集或零星的各式度假建筑。
六月底,一扇扇木窗被打开,
阳光的种子跃入室内,
游泳池又被重新注满水,
木桌椅被抬到了花园的荫凉处。
不论是一大家子人的团聚,
亦或是朋友们间的狂欢,
对于典型的法国人,
这是每年都会度过的惬意时光。
喜爱探险和自然的人,
夏季是野营和远足的时机。
自然保护区、山区、海滨城市,
靠近水源的地方,都是好去处。
清晨趁着第一缕阳光,沿着山路上行,
登顶之时,雾气退去,阳光普照,
正可一览众山小。
又或是在清幽的小溪里嬉戏、捉鱼、汲水,
用简易的餐具打造一顿朴实而美味的午餐。
夜幕降临,在营地上升起一把篝火,
家人和朋友亲密的围作一团,
天南地北,交谈畅饮,
待到迷糊时,钻进舒服温暖的睡袋中,
在无边无际的静谧中沉沉睡去。
更多的人,被大海吸引着。
从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大区特有的长摊,
到西面的冲浪者的天堂大西洋,
再到迷人的地中海。
滨海城市,地势不一,风姿各异;
大大小小的海滩,
细沙的、卵石的、岩壁的……
人们换上花花绿绿的泳装,
选择一个位置,支起太阳伞,抹上防晒油,
静静在那里躺着,
待到皮肤的温度上来了,就到海里游一圈,
悠悠上岸,继续躺着,看书,放空,小憩。
风与阳光在皮肤上发生着温和的化学反应,
耳边是“哗—— 哗 —— ” 的海浪声,
人的感官能变得如此纯粹。
一天里重复着这样简单的动作,
再疲劳的身心,都能得到抚慰。
前苏联科学家指出,在海水和人血液中,
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的相近,
这不是巧合,
而是人类身上的“海洋印记”,
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的证明。
人们面对大海时,
产生的宁静舒畅、开阔宽广的感觉,
也许来自一种原始的本能。
还有人,趁着悠长的夏日假期,
把脚步迈向更遥远陌生的地方。
从智利的高原到尼泊尔边境,
从绯红一片的科罗拉多峡谷到约旦的佩特拉,
从越南湾到南太平洋上的零落小岛,
在这个热度攀升的季节里,
仿佛一场心有灵犀的约定,
再宅的人,
从几十到几千公里,
也要把自己和原本的居所划开距离。
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
人们日常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水泥森林,
无论它如何流光溢彩、无比生动,
也许在我们的血液中,在某段脑电波里,
暗含一段无法磨灭的,
对于远方、对于自然的渴望。
即便已身处于最繁华的所在,
依旧会顺从气候与季节的召唤 ——
Départ —— 出发, 向别处出发。